这本书是我心中的创业圣经,尤其是对还在打工想创业的人,也适用于想创造出小而美公司的人。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就用过作者公司的产品,Basecamp,非常棒的团队协同软件。当读这本书知道作者就是Basecamp创始人后,对作者就更加钦佩了。
抱歉,这本书打动我的句子太多,做的摘要也很多,在我编辑摘要想要舍弃一些的时候,竟然无从下手。
这本书涉及了创业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不甘于平庸的工作及暗淡的人生,那么一定要读读这本书,一定要读!
•当你把猜想变成计划,就等于是走进了危险地带。做计划就是在用过去推动未来,等于给你戴上了眼罩。“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嗯,因为我们说过要这么做的。”问题是:计划和即兴发挥不会合拍。
•不要因为瞄准小公司就觉得缺乏安全感。无论是谁,只要他所运营的公司能够持续发展、保持盈利,不管规模大小,都是值得骄傲的。
•工作狂往往不得要领。他们花费大把时间去解决问题,他们以为能靠蛮力来弥补思维上的惰性,其结果就是折腾出一堆粗略无用的解决方案。
•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凭空制造出危机来。这些人从不寻求高效解决之道,因为他们恰恰就“钟情于”加班加点。这让他们感觉自己像个英雄,并沉迷其中。
• 工作狂的存在使那些不以加班为乐的员工感到无所适从。在工作狂扎堆的企业环境里,就连“按时上下班”都让人觉得是一种无理要求了。这种文化令正常工作的员工心怀愧疚、士气低落。不仅如此,人们还会因此陷入一种“跟风”状态——每个人都在义务加班,根本就不管到底有没有生产力。
•最后,工作狂实际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正常人高。他们自诩为完美主义者,但这仅仅代表他们浪费了大量时间去关注次要的细节,而不是推动下一项任务。
•工作狂不是英雄。他们没有力挽狂澜,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真正的英雄早已想出办法、搞定一切,然后回家了。
•同时,做这件事,你还要有紧迫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这件事就应该是你愿意毕生而为的工作。难道你愿意终生复制别人的产品或者只是搭配、组合别人发明的东西吗?你应该创造你独有的传承。不要只是坐在原地等着别人来为你作出改变,不要以为你得需要一个大团队才能做出一番别样的事业来。
•想要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或某项卓越的服务,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做你自己想用的东西。设计你了解的产品——你就能很快发现它到底好不好用。
•这些人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发现了他们的需求背后隐藏着一片巨大的市场,这就是你应该去做的。
•在你的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想过什么、说过什么或者计划过什么。
•创意这玩意,价廉物美,应有尽有。最开始的鼓槌音高的创意也不过是业务中几乎可以被忽视的极小一部分。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执行的好坏。
• 人们最常用的借口就是:“时间不够。”他们声称自己非常想开一家公司、学习一种乐器、推广一项发明、写一本书,等等,但就是没有时间去做。
•拜托,只要你善加利用,时间总是有的,你也根本无须辞职去做什么事情,白天好好上你的班,晚上再来干你自己的私人项目就好了。
•如果我们的产品不适合于每一个人,没有关系,我们愿意为了那些更加深爱我们产品的客户而放弃另一部分客户。这就是我们的立场。
•坚守某种信念并不仅仅是把它写下来。不但要相信它,还要让它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伟大的公司基本上都起于微末。你的也一样。 (亚马逊,优衣库,zara都是这样)
• 任何人如果在创业初期抱着“我们以后会想到办法赚钱”的态度,他们的创业终将成为笑谈。这就好像在开始制造太空船时,自欺欺人地说“让我们假设地心引力不存在”一样可笑。无法通往盈利之路的事业不能称为事业,只是嗜好。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常常听说有些老板卖掉了自己的公司,退休六个月后,又重返市场继续战斗。他们怀念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而且,他们再次创办的企业,往往都不如第一次创办的好。
•航母级的公司想要作出改变,得花上很多年的时间。他们说得多、做得少;会议多、实干少。但如果你始终保持轻装上阵,就能快速作出改变:包括你的整个业务模式、产品、特性设置以及/或者营销手段。一旦出错,都能够很快修正。还能随需改变优先级、产品组合或关注点。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随时改变主意。
•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
• 同时做N件事情的结果就是:一大把绝妙的点子最后被转化成一个蹩脚的产品。人不可能同时做所有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好。你的时间、资源、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一次做好一件事就已经不容易了。想一次做十件事?拉倒吧!
•很多东西都是越简短越好。导演们会为了制作出伟大的影片而剪掉精彩的片段,音乐家会为了优秀的专辑而牺牲好听的歌曲,作家会为了写出精品而删掉不错的篇章。我们也在本书最终定稿之前,砍掉了大约一半的内容,从57000个单词变成了27000个单词。相信我,这样感觉好很多。
•当你开始着手做一件事情时,总有一些力量将你拉向不同的方向。这当中包括你能做的、你想做的以及你必须做的事情。你应该从必须做的事情开始下手,即从核心出发。
• 寻找中心的方法就是问自己:“如果把这样东西去掉了,我还做得成买卖吗?”你可以不要洋葱、不要调味品、不要芥末……但一家热狗摊肯定不能是一家没有热狗的摊子。也许有人不喜欢你这种没有浇料的热狗,但你仍然是个卖热狗的。而没有了热狗,你连卖热狗的都不是。
• 只要有可能,就不要说“让我们考虑一下”,而是“让我们作决定吧”。主动作出决定,不要苦等最佳方案,要积极决策、果断前进。
•项目周期过长会打击士气。项目开发时间越长,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和士气,就要趁热打铁,积极决策,果断推进,现在就把事情做出来。
•当遇到困难时,人们的本能反应都是加大投入:增加人手、延长时间、加大投资,这一切做法只是使问题变得越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削减。
• 你的事业的核心应该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之上。你应该投资那些人们现在需要并且10年后仍然需要的事物。
•人们总忍不住要执著于工具,而不关注要用这些工具去做的事情。
•业余摄影爱好者总为使用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而争论不休,却没人关注拍出绝妙的照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人们把装备当做取胜的法宝,却不愿意花时间去练习,于是一直泡在专业器材店里。他们想要寻找捷径,然而,最好的工具不是用在普通领域的。而且你在起步阶段肯定用不上它。
•在商业领域,太多人纠结于工具的好坏、软件技巧、规模大小、舒适的办公环境、豪华的家具以及其他浮华的东西,而不去关注真正的要点。真正的要点就是怎样赢得客户、如何赢利。
•当你去做某件事时,总会同时做出其他的东西来。你不会只做一样东西。副产品无处不在。一个善于观察、富于创意的商业头脑能够注意到这些副产品,并从中挖掘出商机。
•不要误解,这种做法不是偷工减料。你要做的仍然是件很棒的东西。这个做法只是告诉你,最有效的成功方法就是不断尝试。不要再臆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了,到现实中去寻找答案吧。
• 这种在现实中进行测试的设计理念大大减少了项目投产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公司的生产力。[14]
•这真的有用吗?你是在做一个有用的东西,还是仅仅在做一个东西?
•画蛇添足很容易;画龙点睛却很难。
•问题总是相当简单的,可我们总爱自作主张、觉得需要用复杂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在飞机上那种零打扰、无网络的状态下能达到怎样的工作效率
• 或者把“休闲星期五”改成“噤声星期三”,你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个工作时段完全不受打扰,确保彻底消灭以任何借口扼杀生产力的打岔。
•世界上最可恨的打扰莫过于开会。原因如下:
•会议中充斥着纸上谈兵和抽象的概念,多是不切实际的。
•会议中能够传达的信息量少之又少。
•人们在会上最容易跑题,比暴风雪中的芝加哥出租车还容易迷失方向。
•会议要求人们作好充分准备,但大多数人根本没时间准备这些。
•会上制订的日程常常模棱两可,根本就没有人真正了解目标是什么。
•会议中总难免轮到那么一个低能人士发言,于是大家的时间都被浪费在他们的扯淡上。
• 会议具有自我繁殖功能。一次会议总能引出下一次会议,以及再下一次的会议,并生生不息……
•如果你觉得你们“必须”聚在一起讨论些事情,那么请坚持以下几条简单的原则,让会议变得更有效率:
•放一个闹钟,当闹钟响起时,会议结束。散会!
•与会人员尽量精简。
•议程尽量明晰。
•从明确的问题开始讨论。
•不要去会议室,就在出现问题的地点开会,直面现实,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建议。
•以明确的解决方案结束会议,并安排好由谁负责实施。
•想要以小博大,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变通的。比如说,你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瞰人间。其中一个办法是爬上珠穆朗玛峰。这个解决方案相当“彪悍”。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乘坐电梯到一栋大厦的屋顶上去看,这就是一个柔道式解决方案。
• 乘势而为才能动力十足。良好的发展态势能让你坚持下去,能驱动你成长。没有“势”的推动,你哪儿也去不了。如果你目前所做的工作无法给你的事业带来动力,那可不是太好。
•有些东西拖得越久,越难完成。
•如果实在躲不掉周期很长的项目,那就试着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来(每两周抽出一天也可以)为阶段性的小胜利来庆祝一下,制造一点儿激情。小胜利能让你欢欣鼓舞,能给你周围的人带来好消息。而你的确需要不断地放出好消息才行。每隔两周宣布一个新成果,既能鼓足团队干劲,也能让客户有所惦记。
•有时候这种过度努力会使你超负荷运转。但是这样做值得吗?答案也许是不。
•失去的时间是再也找不回来了。现在最糟糕的事莫过于继续浪费时间。
•缺乏创意:缺少睡眠的人是难以有创意的。有的人工作效率十倍于常人,秘诀不在于其付出了十倍的努力,而是在于他们能发挥创意,想出了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解决方案。休息不好的话,你就想不出这些高招。
•士气低落:当你的大脑处于半休眠状态时,它会偏爱那些不费力的工作,比如看看闲杂书籍之类。困倦的人往往会失去迎战困难的动力。
•睡眠不足会让你付出这么多代价,然而还是有些受虐狂在怂恿人们放弃睡眠。他们甚至到处吹嘘不管他们有多么疲惫,照样能工作。千万别被他们蛊惑,现实会狠狠地踹他们一脚。
•作小决策并不代表要和远大计划、宏伟梦想绝缘。它只是意味着一个人深信想要实现远大的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件一件做好眼前的小事开始。
•过多关注竞争对手会分散你的视线。
•人们不愿意开口拒绝,是因为针锋相对的感觉并不舒服。但是另一个选择的后果会更糟。你自找麻烦,把事情弄得更复杂,最后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这就像两性关系:分手很难,但是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一直忍受下去,情况会更糟。长痛不如短痛。
•我们拒绝了。原因如下:我们宁可让客户最后放弃我们的产品,也不愿意一开始让他们不能上手使用。为高端客户研发出的新功能也许能满足一批用户,但也可能让我们失去那些还没有入门的用户。吓跑新客户比失去老客户更糟。
• 当你让客户超越你时,你的产品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础产品——这样蛮不错的。小巧、简单、满足基本需要,这就是永恒之道。这样的产品永远不愁没有客户。
•没有用过你们产品的客户永远比用过的多。要确保你的产品让这些人容易上手。这就是你持续成长的潜力所在。
•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时,人们都会陷入一时的狂热之中,开始幻想着其中的无限可能和巨大利益。当然,还有马上就要实现的冲动。于是你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开始实施这个最新、最棒的想法。
• 臭棋一招!一个新创意的撩人程度并不代表其真实价值。有些东西现在看上去是“非要不可”,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可能就会降级为“可有可无”。而“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不值得你不顾一切去做的。
•一个能够完美演绎基本功能的产品,势必在花哨程度上要略逊对手一筹。长于某些功能的产品,远远看上去肯定不是那么面面俱到。这没什么,毕竟你的目标是与它建立长期关系,而不是“一夜情”。
•广告和宣传做得再好,也无法弥补一次糟糕的客户体验所带来的损失。
•现在的你籍籍无名,这是件好事。籍籍无名就是一个绝佳的状态,你要庆幸自己目前还身在暗处。
• 一旦培养出观众群体,你就不用再花钱去赚取眼球——人们会主动关注你。这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
• 所以,赶快培养观众群体吧。说些什么、写点儿什么、开个博客、整个微博、制作视频——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大方地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你就会慢慢建立起忠实的观众群体。然后,当你想传达消息时,自然就会有人在那儿等着倾听了。
•绝大多数公司都在关注销售或服务,但是从未想过传授知识。
•传道授业能为你建立起凝聚力,这是传统市场策略不可望其项背的。
•通过讲授知识来赢得人们的忠诚则建立起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后者会更加相信你、尊重你。即使他们不使用你的产品,也仍然是你的粉丝。
•你能在传授知识方面大力投入,而大公司不能。
•让人们走入幕后,能改善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会感到与你亲近起来,将你视为一个常人,而不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公司。他们将在你的产品中看到你在后台淌下的汗水和付出的努力。他们会对你的工作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诚挚的感激。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所以,你大可直言不讳,畅谈那些别人不愿意讨论的东西。直面你的弱点,向人们展示你最近的工作状况,即使你还没完全搞定它。不完美没关系,也许你看起来不专业,但你却更真实。
• 要效法药贩子,把你的产品包装成完美的、令人上瘾的、“不能错过”的灵丹,让人浅尝之后都忍不住要拿着真金白银回来向你购买。
•往里深挖一点,你就能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在到达引爆点之前,都已经在这个方向苦熬了很长时间。也有凤毛麟角的几家突然成功的公司,但这种公司往往不能持久——没有牢固的基础去支撑它。
•把一夜成名的迷梦换成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行动吧。道路很艰难,但你必须充满耐心。你得用功去做,在遇到伯乐之前,你得努力很长时间。
•今天就开始培养你的观众,开始聚集那些对你有兴趣的人,然后一直保持下去。多年后,你也会在人们谈论你的“一夜成名”的故事时付之一笑了。
•同理,如果有人离职了,不要立即招人来顶替他。看看如果没有人在这个职位上,你们能坚持多久。你往往会发现自己需要的人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多。
• 那么如何评估这些方面呢?5年工作经验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在好几年前花几个周末的时间去试着做了某些事情,是不是能把这些算做是1年工作经验?公司又该如何证实这些说法?这种说法就是浑水摸鱼。
•会写就代表会思考
•同样的,团队成员应该时不时地见一下面。你们彼此应该至少每隔几个月见一次面。我们一般会尽力确保我们的团队在一年之中能见几次面。这几次碰面是我们讨论程序、评议对错、计划未来、加深感情的绝佳机会。
•地理上的距离不重要,不管距离多远,你都可以把最好的人才引入你的团队。
•你得评估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现在能做什么,而不是迷信他们自称过去做过什么。
• 塞斯纳(Cessna)飞机制造公司针对待聘经理人安排了一个角色扮演练习,主要是模拟高管的一天工作安排。候选人要处理备忘录,通过电话解决客户的问题,并处理其他问题。塞斯纳通过这种方法招聘了上百人。[21]
•这些公司都十分清楚,一旦进入实际工作环境当中,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就会体现出来。翻看作品、阅读简历、约见面试,那是一回事;实际和人搭档干活,那又是另一回事。
•人为制造出的企业文化只是一幅画,而真正的企业文化却是时光打磨出的佳作。
•你创造不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自然生成的。
•企业文化是一贯行为的副产品。如果你鼓励人们去分享,那么分享就会成为你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回报他人的信任,那么信任就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善待客户,那么善待客户也会成为你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同样也不是标语,企业文化是行为,不是语言。
•不要为还没发生的事情自寻烦恼了。没有真正出现的问题统统不是问题。再说了,你担心的大多数事情都不会真的发生。
•这并不是说人人生而平等、只要有好的造星环境就能把普通人打造成巨星。但是不当的公司政策、错误的决策方向和令人窒息的繁文缛节确实埋没了很多人的潜能。把这堆垃圾扔掉,你就会发现人们早就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了。他们需要的只是机会而已。
•当公司里事事都要上报审批时,你就创造出了一种无脑文化。你成功地制造出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关系在咆哮着:“我不相信你!”
• 当你处处限制员工,比如说,禁止他们在上班时访问外部网站或上YouTube看视频,你会得到什么好处?什么都得不到。这段开小差的时间不会奇迹般地变成努力工作的时间,他们会找出其他的方法来消磨时光。
•你需要的不是工作得更久,而是工作得更高效。
• 你不能期望工作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全部——至少你不愿意长期和这样的人共处。
•东西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应试作文。不管你写的什么,都要自己大声地读出来,看看有没有和别人当面谈话时的感觉。如果没有,就想想怎样才能使它更加口语化。
•唯一带来的影响就是人为地制造压力,并导致员工提不起精神,甚至更糟。
•最不可能长存的就是灵感。灵感就像新鲜水果或牛奶:有一定的保质期。从这一点来讲,灵感就是时光机。
•灵感是个奇妙的东西,是效率放大器,是推进器。但是它不会停下来等你。灵感转瞬即逝,当它来找你时,要立即把它捕捉住,将其投入工作中去。
感谢你的阅读,本文出自知常学社(李长太),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格式为:知常学社(李长太)(http://www.zhichangxueshe.com/2162/)